2018年11月20日至26日,我站在平凯街道莲花村、清溪场镇东林居委、孝溪乡复兴村等地调查水稻螟虫冬前活虫虫口密度。二化螟冬前活虫虫口密度平均为171.8头/亩,是上年同期(216.7头/亩)的0.8倍,是常年(384.1头/亩)的0.4倍,虫口密度最高为280.1头/亩,是上年最高虫量(525.0头/亩)的0.5倍;死亡率平均0.7%,比上年同期(3.2%)减2.5个百分点,死亡率最高为2.9%,比上年同期最高值(20.0%)减17.1个百分点。大螟仅在清溪1块田发现,冬前活虫虫口密度平均为1.5头/亩,最高4.4头/亩。调查未见三化螟。
随着水稻耕作制度改变,粗放型管理模式逐年增加,据我站近年来调查,冬闲田20%-30%,冬季不再灌水,开春后也没有及时耕翻,导致水稻螟虫越冬场所发生一定变化,部分冬闲田变成了螟虫有效虫源田。另一方面,近年来冬季温度偏高,螟虫死亡率下降,这两个方面影响是越冬基数增加的因素。相反,随着水稻机收、机耕面积增加,导致油菜田稻桩不再成蔸成丛,基本为粉碎性稻桩,油菜田越冬基数调查越来越困难,虫量有所下降,这是越冬基数减少的因素。
附表:秀山县2019年水稻二化螟越冬基数调查汇总表
秀山县2019年水稻二化螟越冬基数调查汇总表
调查日期 | 调查地点 | 类型田 | 调查面积(150平方米,即3块田) | 活虫数(头) | 死亡数(头) | 死亡率(%) | 亩虫量(头) | 占越冬稻螟虫总数比例(%) | 备注 |
11月20日 | 清溪场镇东林居委会 | 机插秧模式 | 150 | 36 | 1.0 | 2.7 | 160.1 | 92.3 | 大螟1头 |
11月21日 | 平凯街道莲花村 | 机插秧模式 | 150 | 33 | 1 | 2.9 | 146.7 | 100 | |
11月21日 | 平凯街道莲花村 | 常规栽插模式 | 150 | 42 | 0 | 0 | 186.8 | 100 | |
11月26日 | 孝溪乡复兴村 | 常规栽插模式 | 150 | 27 | 0 | 0 | 120.1 | 100 | |
11月20日 | 清溪场镇东林居委会 | 稻鸭共育模式 | 150 | 30 | 0 | 0 | 133.4 | 100 | |
11月20日 | 清溪场镇三合村 | 稻鸭共育模式 | 150 | 33 | 0 | 0 | 146.7 | 100 | |
11月21日 | 平凯街道莲花村 | 冬闲田 | 150 | 63 | 0 | 0 | 280.1 | 100 | |
11月26日 | 孝溪乡复兴村 | 冬闲田 | 150 | 45 | 0 | 0 | 200.1 | 100 | |
平均值 | 0.7 | 171.8 | 99 | ||||||
最高值 | 2.9 | 280.1 | 100 |